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进行性视力减退、夜盲和视野缩小及眼底视网膜色素沉着的遗传性眼病。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、隐性或性连锁隐性遗传,多双眼受累,单眼或象限性者少见。男性患者及近亲通婚的子女多见。病情发展缓慢,预后不良。发病年龄小,多为性连锁隐性遗传,病情重,失明较早。发病年龄大,病情较轻,多为常显遗传,失明也较晚。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。 症状依据 1、夜盲及进行性视力下降; 2、进行性视野向心性缩小至管状视野; 3、眼底:视盘色淡、蜡黄、视网膜血管细窄、眼底灰青色污秽状,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,越向周边越明显,视网膜萎缩,硬化的脉络膜血管显露; 4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:早期出现透见荧光,动脉充盈迟缓,黄斑可因囊样水肿而出现渗漏; 5、视网膜电流图:呈熄灭型。 诊断方法 1、多在10—20岁出现夜盲。视力进行性下降及视野向心性缩小。 2、常有进行性夜盲史、家族史。 3、典型的眼底表现。 4、视网膜电流图:呈熄灭型。 5、眼底荧光照影:呈广泛色素上皮萎缩的透见荧光。 治疗 至今尚无有效疗法。对于低视力者可试配戴助视器,提高阅读能力。不少学者进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、视网膜感光细胞、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手术,以及异体感光细胞片层移植手术技术已成熟,但其功能构建尚存疑问。 |